北京毛猴,作为一项具有丰富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,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珍藏。关于北京毛猴的价格,它可以因制作者的技艺水平、作品的复杂度、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一般来说,北京毛猴的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,而一些精湛的作品可能会更贵一些。

北京毛猴的起源传说颇具传奇色彩。相传在清朝的北京,一家中药铺里的小伙计遭到了账房先生的严厉训斥,感到非常委屈。但在某个晚上,当他整理药材,特别是蝉蜕时,他忽然产生了一个独特的创意。他巧妙地使用了蝉蜕等药材,精心塑造了一个长相怪异、尖嘴猴腮的“账房先生”形象。当他的师兄们看到这个作品后,无不惊叹其惟妙惟肖,仿佛真的是账房先生的缩影。这个意外的创作让小伙计心情舒畅,仿佛释放了内心的不满。不久之后,中药铺的老板看到了这个独特的市场机会,开始单独销售蝉蜕等几种中药材,将它们命名为“猴料”。这些药材被家长们用来购买给孩子们,供他们制作毛猴,这一传统习俗逐渐形成,成为了逢年过节的一项风俗。

制作毛猴的主要原料有蝉蜕、辛夷、木通、白芨等。工具需要:剪子、镊子。辛夷是玉兰的花骨朵,表面长了一层绒毛,用来做毛猴的身躯。蝉蜕是人们俗称的知了的壳,做头、四肢,正好与花骨朵相配。木通也是一味中药,主要用来制作毛猴戴的斗笠。白芨,也是一味中药,融化后用来粘连毛猴的各个部位。制作毛猴的程序相对简单,但需要一些耐心和巧妙的手艺。首先,辛夷的头尾被剪去,然后将蝉蜕的头和爪子用镊子夹着,蘸上胶水粘贴在一起。等待胶水干燥后,一个栩栩如生的毛猴作品便制作完成。

毛猴工艺品起源于晚清,在20世纪60年代曾一度消失,到80年代才又重新回到老百姓的视野。在过去,毛猴大多取材于其产生的那个年代老北京的民俗世相,五行八作,如拉洋车的、算卦的、练把式的、剃头挑子、卖糖稍芦的,等等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如今的毛猴艺人不仅延续了老一辈的创作题材,用作品记录、再现老北京的市井百态、传统习俗,同时也加入了新鲜题材,如历史故事、幽默小品,以及从身边现实生活中汲取的素材等,使毛猴这一传统工艺品得以进一步的创新发展。近十余年来,毛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北京的各大庙会和其他民俗活动、工美展览等,甚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走进小学的选修课、大学的专题讲堂。北京毛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,成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,不仅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热情欢迎,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